2024年11月29日下午,建工教研室教师参与在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训练中心举行的榫卯工艺基本原理主题沙龙。本次沙龙内容详实,涉及榫卯结构的构造原理、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现代应用与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
活动的序幕由常潇阳老师拉开,他不仅详细地对榫卯结构的概念进行了阐释,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结构原理。常老师以他丰富的知识和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使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奥妙之处。他首先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历史背景,让听众们了解到这种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制作中的重要性。随后,常老师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模型演示,让复杂的结构原理变得易于理解。他强调了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在于无需使用任何钉子或胶水,仅依靠木材之间的巧妙配合就能达到稳固的效果。随后,教研室的其他成员也分别就榫卯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展示了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建筑作品。
在讨论环节,教师们积极互动,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挑战和心得。他们讨论了榫卯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以及如何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实现材料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现场实操环节,我系江主任也参与手工小木凳子的制作中,在江主任的带领下,参与者们亲自动手,体验了从选材到制作的全过程。他们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木材、如何使用传统的木工工具,以及如何精确地进行榫卯的切割和组装。通过这一环节,大家不仅对榫卯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严谨和细致。
随着手工小木凳子的逐渐成形,现场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热烈。家具制作项目团队成员、选手耐心地指导每个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
活动的尾声,大家围坐在一起,展示和分享了各自制作的小木凳子。这些凳子虽然样式各异,但都体现了榫卯结构的精妙和传统工艺的魅力。通过这次沙龙,参与者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保护和传承这些技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