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师在世赛丨陪选手集训 在赛场译题 世界技能大赛的贵州身影

佚名 本站 2022-12-09 1665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牢记使命,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参赛选手追求卓越、奋勇拼搏,取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金牌榜和团体总分再次位居世界第一,践行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青春誓言,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在疫情的影响下,本届赛选手们仍然能获得如此傲人的表现,离不开在他们身后默默付出的团队,他们是教练和专家团队,他们是翻译和后勤保障团队。

 

混凝土建筑项目选手张阳光、刘锦豪在奥地利经过16小时鏖战获得了铜牌。为了这16小时,两个小伙子准备了6年,在漫长的备赛时光中,每日的训练都是汗流浃背,到晚上十点左右结束,而这几年的时光都离不开教练的身影。在生活中,当选手有困惑不解,情绪起伏都会给教练倾诉,教练会耐心解答,尽己所能的帮助选手摆脱焦虑认真备战,给选手慈父般的温暖。在训练中,当选手在技术上停滞不前,训练中出现松懈时,教练会严厉要求,时刻拉紧心弦,如同严父般威严。正是有了这么一群无私奉献的教练让选手在长期训练中坚持下来,不断提升技术,最终站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

贵州交通技师学院教师崔鲁科就是混凝土建筑项目国家队教练团的一员,在国家队正式集训期间,一直对选手进行陪伴、指导。

作为此次世赛中国代表团中唯一一名贵州代表,来自贵州交通技师学院的教师余泓达首次参与世赛,并协助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以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优胜奖。

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中,余泓达老师临危不乱,在正式开赛前争分夺秒为选手翻译赛题,赛题分7个部分,每个部分多达10页,对于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理解能力的要求极高。在16个小时的翻译时间内将赛题翻译完毕。在比赛过程中,余泓达老师及时将专家讨论会、培训会的内容正确传达给选手,做好团队的耳朵和嘴巴。同时,积极与其他各国翻译、专家交流,了解其他选手情况,为专家赛后提供数据信息。

随着世界大赛落幕,回到工作岗位的崔鲁科和余泓达都表示,会吸收此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经验,将之应用到教学中,争取培养更多优质技能人才。